在各類工程建設中,復合軟管憑借其良好的柔韌性、不易腐蝕性和綜合性能,成為物料輸送的重要選擇。然而,要充足發揮復合軟管的優點,確定其在工程中穩定、穩定運行,嚴格遵循鋪設要求重要。從鋪設前的準備工作到鋪設過程中的操作規范,再到鋪設后的檢查驗收,各個環節都對復合軟管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質量有著直接影響。
鋪設前的準備工作
軟管選型與檢查
根據工程實際需求,準確選擇復合軟管的類型和規格是鋪設的主要前提。需綜合考慮輸送物料的性質(如腐蝕性、毒性、易燃性等)、工作壓力、溫度范圍、流量大小等因素。例如,輸送強腐蝕性化學物料,應選用內層為聚四氟乙烯材質的復合軟管;輸送高溫介質,則需選擇經得起高溫型復合軟管。確定選型后,要對復合軟管進行全部檢查,查看軟管表面有無裂紋、劃傷、磨損、鼓包等缺陷,檢查接頭部位是否完好,密封件是否存在老化、損壞現象,投入使用的復合軟管質量合格。
現場環境勘察與清理
對工程現場進行詳細的環境勘察,了解地形地貌、空間布局、周邊設施等情況。確認鋪設路徑上是否存在尖銳物體、障礙物或其他潛在危險因素,如施工廢料、金屬毛刺、突出的鋼筋等,這些都可能在鋪設過程中損傷復合軟管。若存在此類情況,需及時對現場進行清理,移除障礙物,打磨尖銳部位,確定鋪設環境穩定、整潔。同時,還需考慮現場的氣候條件,如在雨天、風沙天氣等惡劣環境下,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或調整鋪設計劃,避免軟管受到不良環境影響。
工具與輔助材料準備
準備好鋪設復合軟管所需的各類工具和輔助材料。常見的工具包括卷尺、扳手、剪刀、割刀等,用于測量、連接和裁剪軟管。輔助材料如密封膠、生料帶、法蘭墊片等,用于軟管連接部位的密封性。此外,根據鋪設需求,可能還需要準備支撐支架、固定夾、緩沖墊等,以確定軟管鋪設的穩定性和穩定性。在準備工具和材料時,要檢查其質量和規格是否符合要求,避免因工具損壞或材料不合格影響鋪設工作。
鋪設過程中的操作規范
鋪設路徑規劃
正確規劃復合軟管的鋪設路徑是確定其正常運行的關鍵。路徑規劃應遵循短、直的原則,盡量減少不需要的彎曲和轉折,以降低流體阻力,減少軟管磨損。但在實際工程中,可能會遇到各種限制,此時要軟管的彎曲半徑符合產品規定要求,一般不應小于軟管外徑的一定倍數(具體數值參考產品說明書),過度彎曲會導致軟管內部結構受損,降低其承壓能力和使用壽命。同時,要避免軟管與高溫物體、腐蝕性物質直接接觸,遠離電氣設備和火源,確定鋪設路徑穩定。
連接操作要求
復合軟管的連接方式主要有法蘭連接、螺紋連接和快接頭連接等,不同連接方式都有嚴格的操作要求。在進行法蘭連接時,要將復合軟管的法蘭端與連接設備的法蘭盤準確對齊,使螺栓孔一一對應,在兩個法蘭盤之間放置適當的密封墊片,并墊片位置居中。然后,按照對角交叉的順序,分多次、均勻地擰緊螺栓,確定法蘭盤受力均勻,密封良好,防止泄漏。
螺紋連接時,先清理復合軟管接頭和設備接口的螺紋部位,去掉油污、雜質等,在螺紋表面涂抹適量的密封膠或纏繞生料帶,增強密封性能。將軟管接頭與設備接口螺紋對準,順時針緩慢旋入,確定螺紋旋合順暢,使用工具適度擰緊,避免過度擰緊損壞螺紋。
對于快接頭連接,連接前檢查公頭和母頭是否清潔,有無雜物堵塞。將公頭和母頭的連接口對準,用力插入,聽到“咔嗒”聲或感覺到明顯卡位,檢查連接性。拆卸時,按下解鎖裝置,向外拉動分離。
固定與支撐
為防止復合軟管在使用過程中因振動、重力等因素產生移位、下垂或過度拉伸,需要進行正確的固定與支撐。根據軟管的管徑、重量和鋪設方式,選擇適當的固定夾、支架等進行固定。在水平鋪設時,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固定點,固定夾要松緊適度,既能固定軟管,又不會對其造成損傷;垂直鋪設時,要在軟管上端和中間部位進行固定,避免軟管因自身重量而下垂。對于穿越樓板、墻壁等部位的軟管,要設置套管進行保護,并在套管兩端進行固定,軟管位置穩定。
鋪設后的檢查驗收
外觀與連接檢查
鋪設完成后,起先對復合軟管進行外觀檢查,查看軟管表面是否在鋪設過程中受到損傷,有無新的裂紋、劃傷等情況。主要檢查連接部位,確定法蘭連接的螺栓已擰緊,密封墊片無移位;螺紋連接的接頭旋緊到位,密封膠或生料帶無擠出、脫落;快接頭連接,無松動跡象。若發現問題,及時進行修理或重新連接,連接部位密封良好,無泄漏隱患。
壓力測試
壓力測試是檢驗復合軟管鋪設質量的重要環節。在正式使用前,向復合軟管內通入一定壓力的介質(如空氣、水等,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選擇),壓力值一般為工作壓力的1.2-1.5倍,并保持一段時間(通常為10-30分鐘)。在測試過程中,密切觀察軟管和連接部位是否存在泄漏、鼓包、變形等異常現象。若發現泄漏,立即停止測試,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;若無異常,緩慢釋放壓力,壓力測試合格后,復合軟管方可投入使用。